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1:04    次浏览
导读:瑞银:欧洲企业债泡沫严重(本页)摩根大通CEO:30亿年一遇的国债波动或是危机警示美股或迎2009年以来最差财报季铁矿石资源税下调但矿企亏损局面难逆转瑞银(UBS)于4月8日发布的经济前瞻报告中称,“我们相信欧洲企业债市场泡沫已彻底形成”,但欧元区经济不确定性过多,短期内企业债市泡沫应该不会破裂。三月起欧央行的购债计划导致欧元区国债利率一落再落,仅有为数不多的国债收益率保持在0以上。欧元区投资者被迫将目光转向企业债市场。三月欧央行QE开始后,到期期限不同的企业债券需求量纷纷暴涨。突增需求带动了欧洲企业债发行量。瑞银报告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高收益债券 (HY) 和投资级债券 (IG) 发行量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大幅增加。其中,4月截止至昨日的短短8天内,IG发行量已达约50亿欧元,与去年11月和12月整月发行量持平。一方面,银行在过去几年去杠杆和资本重组方面获得很大提升,瑞银因此预测欧洲企业债泡沫应不会造成大批企业破产的风险,更不会使世界系统性金融危机再现。另一方面,有些人预测找回可持续经济发展和通胀的过程中,投资者可能抛弃固收资产转入股市,但瑞银认为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前景仍然难以捉摸。本年第一季度欧洲股市交易量十分可观,欧洲企业债基金在一月和二月资金注入同样增长迅速。不少策略分析师此前表示,欧央行QE实行后欧洲股市及债市吸引力很大,投资者大批涌入将造成企业债市泡沫,瑞银同样持该观点。欧央行QE刚刚起步,短期内企业债市泡沫破裂的担忧或是多余的。但瑞银表示,一旦可持续经济发展回到正轨,且欧元区彻底脱离通缩,有理由相信届时企业债市泡沫将会破裂。昨日的报告中,瑞银将2015年欧洲经济增长预测从上个月的1.2%上调为1.6%,但认为稳定增长仍是“遥远的”。瑞银表示,为欧洲企业债市场考量,欧央行不应在2016年9月前叫停QE。理论上,通胀会导致债券利率上涨,企业信心增强,去杠杆将导致企业债券的抛售。瑞银预测,因欧洲企业债市缺乏流动性,泡沫破裂的过程将会十分“痛苦”。然而,在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和稳定经济增长的间隙,其他风险因素没有“戳破泡沫的潜力”。专家在线答疑点击进入直播间中金在线新版行情频道正式上线啦!里面有全面、及时的数据,助您轻松研究股票点击进入据彭博新闻社,摩根大通CEO杰米?戴蒙(Jamie Dimon)警告称,原本应该是最稳定资产的美国国债大幅波动,“这种事通常每30亿年左右才会发生一次。”这可能是下一场危机的警示信号。 杰米?戴蒙在周三(8日)的致股东信中表示,去年的国债波动是个“警告”。美债收益率10月15日曾波动约40个基点,或者说0.4%,这种震荡“前所未见”(an event that is supposed to happen only once in every 3 billion years or so.)。下一场危机将因为国债短缺而变得更加严重。在压力更大的环境中,这会引发严峻后果。他还称,在下一场危机中,金融市场将变得更加不稳定,资产估值将迅速下跌,“危机看起来不同,但仔细分析会发现,他们在如何爆发方面有着相同的线索。”他总结了危机爆发的核心表现:1、首先,投资者将抛售他们认为有问题的资产。2、然后,他们普遍会将资金投入避险资产,买入国债或其他比较安全的货币市场基金,撤离股票和企业债等风险资产。3、在危机中有那么一段时间,投资者可以抛售的仅仅是风险程度没有那么高的资产,因为实际上,那些风险相对高的资产可能根本就没市场。而且,当处于危机之中,没有投资者是真正安全的。散户、企业、共同基金、养老金基金、对冲基金……这些投资者,或者说几乎每个人都在做对自己有利的事。然而,所有人共同造成了市场混乱,我们之前已经目睹过。这就是曾在上一场危机中出现过的“市场出逃(run-on-the-market)”现象。对于银行,杰米?戴蒙认为,银行业当前持有100%的流动资产,以应对潜在的资金外逃。由于害怕被视作实力薄弱,没有银行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自家的流动性覆盖率已经下降。一旦投资者蜂拥寻找国债之类的安全资产,就会出现国债供应减少,因为流动性新规要求银行持有比例更高的安全资产。华尔街见闻提及,截止2月底,美国银行业已连续16个月增持美国国债和机构债,规模高达2.1万亿美元,创美联储自1973年有该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。商业银行持有现金2.83万亿美元,高于去年底的2.57万亿美元。在此前的危机中,银行承销股市发行以帮助陷入危机的其他银行,而杰米?戴蒙认为,他们“如今可能不愿意再这么做了。”而非银行类贷款出借人将“不会继续将债务延期,或者扩大新增债务,除非在危机状况中仍具备优势的高昂贷款回报。”美股料迎接2009年以来最差的财报季。据路透社报道,自年初以来市场对标普500企业第一季盈利预期已经大幅下修,主要因美元大涨、油价下跌、以及美国冬季严寒天气等。根据汤森路透数据,标准普尔500企业第一季获利预估较上年同期下滑2.8%,成为2009年第三季来表现最差的的一季;2009年第三季时,美国才刚脱离大衰退不久。但市场乐观认为美联储将持续推迟近10年来的首度升息时间,投资人信心因此得到提振。标普500指数在3月下挫1.7%,但今年迄今仍保有0.8%的涨幅。本周三美国铝业财报的公布拉开了新财报季序幕。数据显示美铝公布营收为58.2亿美元,较上年同期的54.5亿增长近7%,但不及分析师预期的59.4亿美元。美铝股价在盘后时段下跌逾3%,至13.19美元。此外,在财报季初将公布财报的重量级企业包括摩根大通等银行,还有通用电气。汤森路透数据显示,自2013年第四季以来标普500企业的前景最为负面。在128家标普500企业中,有105家前景看法负面、17家为正面。路透社称,美元升值是企业获利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美元升值通常会令美国跨国企业把海外获利转换成美元时出现汇损。美元指数在第一季涨幅为9%。研究显示,Priceline和惠普就是其中两家深受汇率影响的公司。“我们面临的最大的短期挑战就是汇率,”Priceline的总裁兼执行长Darren Huston在2月19日的公司的电话会议中说道,指公司超过90%的业务是来自美国境外。此外,能源价格下跌也拖累相关企业的业绩。汤森路透数据显示,标准普尔500指数能源企业获利预期较上年骤降60%。美国原油价格去年自6月底以来已跌去约50%。此外今年年初美国部分地区遭遇暴雪,但路透社报道称该影响比较小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,依法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,减按规定税额的40%征收。目前,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为80%。根据长江证券计算,此次税费调整将相应减少矿企成本约每吨6至15元。而兴业证券计算得出,矿企成本下降最多每吨18元。长江证券同时表示,尽管短期可以节约矿企成本,但这一税费优惠很快就会被下跌的矿石价格抹去。目前追踪铁矿石价格的普氏指数为 48 美金,折合人民币约 300 元,因此,矿价继续下跌5%便可抹平资源税下调对矿企短期造成的利好,这看上去并不无可能。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继续呈现下滑之势。华尔街见闻网站曾提到,同样品位的铁矿石价格由1月份平均127.92美元/吨下跌至12月份平均69.25美元/吨,下跌幅度达45.86%,到今年初又跌破了60美元/吨。此外,矿企的成本还不止资源税。兴业证券,此次调整的是国家征收的铁矿石资源税,不包括地方政府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价格调节基金。目前,资源税占矿企总税费的23.5%,而资源补偿费占比就达到12.6%。价格下跌、成本高企并不仅限于钢铁行业。早在 2014 年,煤炭行业自12 月 1 日起将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,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将煤炭、原油、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,停止征收煤炭、原油、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等。无独有偶,澳洲矿业税也于 2014 年 9 月 2 日取消。长江证券表示担忧称,政府大手笔减轻煤炭企业负担,进一步增大了供给过剩程度的预期。矿企减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成本边际产能退出的速度,从整个行业出清以及矿石价格的反弹而言会产生压力。20年来,铁矿石资源税已调整过多次,1994年是按60%征收,2002年是按40%征收,到2012年比例又提高到80%。